2020.10.19
·导读
“工业4.0”时代将改变整个生产技术的使用,整个系统将更加智能,联网更加紧密,不同组件之间可以相互沟通,工作更快、做出反应也更加迅速。然而,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何来智能制造。
中国经济增长要进一步依靠创新驱动以及为解决高科技领域“卡脖子”问题需要加大基础研发投入,已成为各界共识。
不过,需要警惕的是在科技创新领域一味地追求高大上,而忽视制造业的应用基础。可以说,如果没有来自制造业的数据积累和大范围应用,所谓的物联网、智能制造等也都是无根之萍。
如今,工业4.0、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的概念铺天盖地,但从本质上来看,制造企业的目标就是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赋能传统制造业,把传统制造从以规模、成本、效益为第一要务,变成以定制化的体验、创新性的交付为竞争核心。
另一方面,来自互联网的数据能力、流程优化能力和营销平台能力,最终还是要靠制造业能力加以转化。
而这两端的结合和能力转化,也即业界所说的IT端和OT端的密切协作,更是对一国工业体系的巨大考验。
有很多传统的制造业内部电算化和联网化尚未完成,无论是设备的智能化升级,还是IT端和OT端的协同都尚未大规模展开,即使一些引入智能设备的企业,也仅停留在初级应用阶段。所以说,我国制造业基于工业互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制造,还处于起步阶段。
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前制造业尤其是民企制造业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民企制造业利润的下滑和投资的萎缩,意味着我们有可能错过一个围绕智能制造进行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
没有大量身处市场一线、对市场需求有敏感把握,能够实现可持续盈利和投资,能够持续更新升级智能化生产设备的制造业,智能制造只能纸上谈兵,工业互联网更是无从谈起。
上一页 :精密零件加工的方向是国内还是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