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收藏夹 mingte@dgmtwj.cn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您好,欢迎光临东莞市明特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关键词: 自动化设备零件 通讯电子零件 汽车设备零件 医疗器械零件 智能机械组件

联系我们


联系人:林先生

手   机:133 8016 5063(微信同号)

电   话:0769-8838 8276

             0769-8838 3617

邮   箱:mingte@dgmtwj.cn

地   址:东莞市道滘镇昌平新兴路1号

             百代工业园二栋 

网   址:www.dgmtmachining.com


      

              扫码进入网店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知识

2019长三角三省一市百强企业榜出炉(附榜单)

来源: 点击量:2393 发布日期:2019.11.23 [ ]

     长三角百强企业平均每家企业净利润为57.2亿元。平均每家企业营业收入规模达到1436.3亿元,另外,百强企业入围门槛达到509.3亿元。

     这份以长三角企业2018年营业收入为入围标准的榜单,由上海市企业联合会、上海市企业家协会、江苏省企业联合会、江苏省企业家协会、浙江省企业联合会、浙江省企业家协会、安徽省企业联合会和安徽省企业家联合会联合发布。


营业收入超过千亿的企业有49家

从长三角百强企业榜单来看,营业收入超过千亿的企业有49家,其中营业收入排名前五名的企业是分别是上汽集团(9021.9亿元)、苏宁控股(6024.6亿元)、太平洋建设集团(5729.8亿元)、中国宝武(4386.2亿元)、交通银行(4340.4亿元)。

按上榜企业数量计,浙江省有36家,上海市有27家,江苏省有26家,安徽省11家;按上榜企业营业收入总量计,上海市是51962.8亿元,浙江省是43076.0亿元,江苏省市38585.1亿元,安徽省市10004.1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长三角百强有19家企业跻身世界500强,整体排名比上年有所提高。长三角百强资产总额合计327221.7亿元,纳税总额合计7189.2亿元,研发费用合计1788.2亿元,员工人数合计418.9万人。

净利润指标方面,排名前5的企业分别是阿里巴巴集团(878.9亿元)、交通银行(736.3亿元)、浦发银行(559.4亿元)、上汽集团(360.1亿元)、中国宝武(274.5亿元)。其中,阿里巴巴净利润增长率达到37.12%,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作为民营企业、新兴产业企业登上首届长三角百强净利润排名第一的位次。

中国宝武净利润上升强劲,增长率达到160.72%。交通银行、上汽集团、浦发银行增长率保持增长,增速趋缓,增长率在4%左右。

上海市企业联合会会长胡茂元表示,“我们必须对标五大世界级城市群,找到差距,瞄准着力点,打造世界级企业,构建世界级的长三角产业集群。”

制造业百强浙江数量最多,服务业百强上海数量最多

此次会上还发布了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名单。

制造业百强各省上榜企业数量分别是浙江省有45家、江苏省有33家、上海市和安徽省各上榜11家,分布在27个行业中。

制造业百强2018年的营业收入总额达到90868.5亿元,增长11688.9亿元,增长率14.76%。制造业百强平均营业收入908.7亿元。制造业百强入围门槛是258.1亿元。

营业收入前五名企业是上汽集团(9021.9亿元)、中国宝武(4386.2亿元)、恒力集团(3717.4亿元)、浙江吉利(3285.2亿元)、江苏沙钢(2410.5亿元)。

服务业百强各省上榜企业数量分别是上海市有40家、浙江省有26家、江苏省有23家、安徽省有11家,分布在31个行业中。

服务业百强2018年的营业收入总额达到67415.8亿元,增长8863.7亿元,增长率15.14%。服务业百强平均营业收入674.2亿元。服务业百强入围门槛是132.6亿元。

主办方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制造业百强的增长主要依靠于汽车制造业的稳步增长和黑色冶金、化学纤维行业的强势反弹,服务业的增长主要依靠银行保险业、住宅地产业稳步增长和互联网服务业的业绩。

胡茂元表示,要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长三角百强企业要对标五大城市群,瞄准国际最高标准,继续拓展互联网服务业、新兴物流等行业的发展空间,发掘其他新兴服务业发展潜力;加大投资,加快推进大规模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大飞机等先进制造业的规模化发展,使新兴产业成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新的支柱产业。

另外,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我们要借鉴五大世界级城市群发挥本地区优势资源潜力、构造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集群的经验,对长三角产业进行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换代。”

他认为,要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资金实力雄厚、民营企业活力旺盛的优势,加速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推进沪苏浙皖地区直至国内外优质要素资源对接互补、融合优化,加快技术升级和新兴技术推广应用,加快新优产品产能扩张和新优服务业扩张,全面提升产业能级,使传统焕发新的发展活力,成为全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粤ICP备19020790号